111第2學期第17週:蟲蟲派對-戶外的蟲(蚯蚓、蜈蚣)
06/05
這禮拜要帶孩子們認識的兩種蟲蟲都不是昆蟲,
而且都是老師感到很害怕的....蚯蚓和蜈蚣~
因為蜈蚣不常見,所以就沒辦法讓孩子們觀察真的蟲蟲~
蚯蚓是老師上週五和警衛阿伯去菜園挖的!
阿伯一邊挖~老師一邊尖叫!
就為了讓孩子們看看真的蚯蚓啊~
今天妞妞老師硬著頭皮隔著手套抓蚯蚓給孩子們看,
蚯蚓一離開泥土,就跳起來了!老師瘋狂尖叫中!孩子們倒是笑得很開心~
接著我們拿塑膠刀把香蕉皮切碎,
再把雞蛋殼敲碎,讓孩子們夾到蚯蚓的盒子裡,
再用土埋起來,這樣蚯蚓就會去食用~
只是每個孩子都幫蚯蚓準備食物,
食物似乎是太多了,土都不夠埋食物了~不知道能不能餵食成功呢?
今天是6月份慶生會~但是我們沒有6月小壽星~
我們幫5月小壽星-家寧和7月小壽星-昱晴慶生~
祝兩位小寶貝生日快樂!
蚯蚓一向被視為農田的好幫手,也是大地的清道夫~
更是廣大的土壤生態系的代表物種,
其數量和活躍度,常常被視為土壤健康程度的指標。
蚯蚓對於農地的貢獻可分為兩個層面:
一個是蚯蚓的進食與排放,促進了有機質的「礦化」作用,
幫助有機質被分解成更小的形式,就更容易被植物吸收。
蚯蚓之所以被譽為清道夫,就是因為牠們會吃植物的殘體、有機質碎屑,
最後變成蚓糞排出。
第二個層面也非常重要,就是牠會在土中鑽洞,
製造土壤裡面的隧道和孔隙、粉碎板結的土塊,
改善土壤的通氣和排水,也就是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質。
如此一來,「作物的根就比較好生長,
因為已經有人開好路了,對根系發展很有幫助。」
今天我們要來學蚯蚓鬆土唷!
老師在數字墊上灑上小布球,孩子們要模仿蚯蚓爬在數字墊上,
爬過去的地方小布球就會散開,
就像蚯蚓在地底下鬆土一樣,
開出一條道路喔!
孩子們不太會匍匐前進,老師要幫忙把高高翹起來的小屁股往下壓~
必要時還要稍微幫忙往前推一下~
有的孩子覺得很好玩,自己一直爬~
有的孩子很害怕,哇哇大哭~
06/07
蚯蚓身體細長,兩側對稱,由很多環節組成~
蚯蚓是雌雄同體,異體受精。
蚯蚓具有負趨光性的行為,生活在潮濕、疏鬆和肥沃的土壤中,主要以腐爛葉子為食。
大部分的蚯蚓每天可以進食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。
它把土吃進體內,將微生物吸收,然後把不能消化的沙土排放出來。
為了要展現蚯蚓身體一節一節的樣子,
今天我們要用毛根串通心麵,黏在老師做好的土色紙卡上~
就像蚯蚓在地底下鬆土挖出通道的樣子~
瀚辰很厲害,是穿通心麵高手!一個人就穿了好幾隻蚯蚓~真棒!
晴晴在穿通心麵時很專注!不太需要老師幫忙,也能自己完成呢!
只是完成作品比較抽象,需要發揮想像力才能猜出我們在做蚯蚓~哈哈!
06/08
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,為肉食性動物,絕大多數種類為陸生,
體型細長,每一段體節擁有一對足。
其首節附肢特化為一對可注射毒液的鉗狀前肢,用於獵食及防禦。
由於蜈蚣沒有表皮蠟質,水分流失很快,所以需要潮濕的微棲息地以補充水分,
比如土壤、落葉堆、石頭與腐木下等,絕大多數為夜行性。
因為老師沒有辦法提供真的蜈蚣給孩子們觀察,
所以我們就一起看蜈蚣的影片、圖片,
還有老師用輕黏土做的大蜈蚣!(黏土大蜈蚣在鏡頭裡面好像真的喔!難怪孩子會害怕)
還有聽一首很可愛的兒歌~100隻腳的蜈蚣鞋~
蚱蜢買了6隻鞋子,蜘蛛買了8隻鞋子,
蜈蚣小姐則買了100隻鞋子~
一起數一數,蜈蚣有幾隻腳~
一開始是一人一組握著靠手和腳往前進,
接著再倆倆一組往前進~
辰辰很會划,是全班前進最快的!
謙謙抓不到訣竅,雖然不太協調,但還是努力完成~
哲哲一直玩,怎麼玩都玩不膩!太可愛了!
06/09
今天我們要玩三種蜈蚣競走~
第一關:腳打開開走路!
彩虹寶貝要練習腳開開跨著昨天玩的平衡橋走路~
好多小孩一起走,就會很像蜈蚣了!
寧寧和博博沒辦法自己走,
我們一起坐著陪他們玩~
第二關:協力競走
因為這個體能道具對彩虹寶貝來說是很有難度的,
所以都是和老師一組一起玩唷!
和老師一起喊1~2~1~2~
左腳~右腳~左腳~右腳~
實在是太不協調了~一起跌倒!哈哈!
第三關:腳套圈圈走路
一開始老師和彩虹寶貝一一練習怎麼協調走,
最後再讓比較厲害的哲哲和辰辰一起走~
孩子們的表現比老師想像中來得棒很多!
意外地走得不錯呢!真可愛!
留言
張貼留言